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1 年 12 月 1 日
這本 「Google、臉書、微軟專家教你的66堂科技趨勢必修課」 光看書名就蠻吸引我,身處數位時代,職場普遍都有資訊焦慮症,想獲得新知又不想太片面、想瞭解又不想花太多時間(怎麼這麼囉嗦?),如果有專業從業人員以自身經驗分享集結,以小篇幅精簡說明解釋,就再好不過!
本書就是我理想中的案例分享,全書12個章節、共計66子主題,透過曾在Google、FB、微軟的從業人員撰寫,都是業界實際操作運用的經驗和觀察,相當精實精彩,針對欣賞的觀念、內容分享。
💡 好書購買
➡ 博客來
➡ 金石堂
➡ 樂天電子書
人人必須提高「科技識讀力」
處在現今的數位時代,無論以何為業營生,加上日常所需,瞭解科技已是根本需求,近日台灣第一階段抗疫有成,口罩實名制與口罩地圖更成為國際讚賞亮點,科技的應用功不可沒,這也和Google地圖開放API、雲端服務、大數據應用、社群熱絡使用、行動載具蓬勃、加上民眾對於軟硬體設備的數位知識日趨增長有關,才能有效推動政策。
也就是說「數位公民」是本世紀所有人都具備的身分,但若產生「數位知識落差」則是阻礙集體提升的關鍵,提高「科技識讀力」就是提升競爭力!
企業「科技識讀力」愈高溝通效率愈好
尤其在變化急遽的商業市場,必須洞燭先機,對照企業自身的優劣進行適度調整與創新,贏得商機!本書提供的科技名詞、知識解析與相關商業案例,都相當實用,試想所有員工在科技知識都達到均值水平,對於科技經濟運作就更有洞察力,更具備規劃能力。以新媒體為例,推動新商模涵蓋內容產製、行銷策略、業務推廣三者力量,業務部門若懂得「演算法」、「大數據」、「雲端原理」、「A/B測試」等知識,瞭解內容產製面臨的現況與優勢,面對客戶的購買建議更具專業和說服力,內容產製部門若能瞭解「CTA」、「CTR」、「ROI」等商業面向的術語代表意義,更能理解業務需求,提供商業應用的建議,結合兩者的行銷部門,可就推廣品牌做內部嘗試,打造出成功模式,複製套用客戶端,快速為客製化產生新商模效益。
『商業動機』主題案例
所有章節中,閱讀最有感的就是商業動機這一部分,重要決策會影響品牌集團的走向,學會「科技與商業的思考模式」不僅知己知彼,更能對策因應搶先布局。幾個案例很喜歡,覺得特別值得參考,節錄如下:
為何亞馬遜虧錢也要提供Prime?
亞馬遜傾向重視整體營收而非增加利潤。Prime服務(會員訂閱制)實則幫亞馬遜獲得更多營收:Prime一億個會員比非會員在亞馬遜花了2倍的錢,原因在於消費者因為付出了Prime年費,覺得要買更多東西才划算,其中會員才能享受的兩天內到貨服務,除了滿足衝動消費,也讓會員即使在他網看到商品也會想回亞馬遜購物,無疑提升了忠誠度。對於沒有足夠資金或基礎設施的零售商而言,亞馬遜根本難以擊敗。
為什麼微軟要收購領英?
微軟知道他們的未來(以及現在)主力在企業軟體,或是為商業目的而建的工具,Azure與Office365是他們獲利最高和成長最快的部分,併購領英幫助微軟成為商業人士的中心(就像臉書和IG平台是一般人線上的生活中心),藉由取得領英4億多的使用者資料,透過Office 365分析公司組織、還有公司往來的對象,個人工作與同事關係,過去工作列表,結合成為「經濟圖譜」,運用此圖譜找出潛在客戶,利用上述這些獨家資訊,提供不一樣的軟體功能,與對手(註)做出區隔,維持微軟在商業領域的重要地位。
註:微軟企業服務競爭對手,如saleforce,與微軟的Dynamic競爭的顧客關係管理系統、或是Google的G Suite(企業用的Google硬碟和Gmail)
為什麼臉書要買下IG?
簡單來說:為了「行動裝置照片」。
臉書一開始以桌上型電腦網頁瀏覽器設計,2012年發現行動是未來主流,但臉書尚未能以行動裝置獲利,同時手機應用程式和網頁被批評雜亂無章,加上臉書開始是以文字更新狀態為主,臉書未能搶下行動裝置分享照片的主宰,因此速以10億美元併購IG,臉書除了成功將定向廣告帶到IG,IG同時幫助臉書在對抗了Snapchat的威脅,IG在2017年抄襲了青少年族最愛的Snapchat中,最有名的「Storis」功能,嚴重打擊Snapchat,使其成長趨緩。
為什麼臉書要買下WhatsApp?
因為WhatsApp流行的市場,正是臉書Messenger較少人使用的領域,特別是巴西、印尼、南非,等同開發新市場,同時WhatsApp提供臉書上億的個人資料,幫助臉書改善定向廣告服務,增加廣告收入。另一方面WhatsApp的使用者在一天之內就送出5億張照片,遠比臉書與IG加起來總和還要多,買下WhatsApp,是臉書贏回主宰照片世界的策略。
最後還是回到主宰行動世界,因為臉書高達91%營收來自行動裝置,且臉書不像蘋果或Google,擁有自己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,因此盡可能掌握熱門的應用程式,而WhatsApp在安卓和iOS上一直很受歡迎。
和作者有趣的小交流
上述乍看不出端倪,細細分析都是商業考量聰明的決策,且帶來相當龐大的收益,搶得先機就是掌握商機,看完覺得蠻感謝作者的整理與分享。
有趣的是,三位共同作者同樣也感謝讀者,邀請讀者在linkedin上分享該書的照片並標註三位作者,他們將會按讚或留言聯繫,提高讀者的互動。
我本身試了一下,確實作者有來按讚,他們也非常開心有中文版的問世,說到這個其實我本身也蠻喜歡原來的書名:「Swipe to Unlock: The Primer o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Strategy」(「滑動解鎖:初探科技與商業策略」,感覺蠻貼近本書立意),科技就是不斷演進,期許自己能持續跟上腳步。
有興趣可以買來看看~
💡 好書購買
➡ 博客來
➡ 金石堂
➡ 樂天電子書
作者: 尼爾・梅達, 帕爾・德托賈, 阿迪亞・加傑
原文作者: Neel Mehta, Parth Detroja, Aditya Agashe
譯者: 劉榮樺
出版社:商業周刊
感謝閱覽!若您願意額外點讚鼓勵(至多5讚),那就真的太圓滿了~ 😉
∣ Google ∣ FB ∣ Twitter ∣ APPLE ID ∣ 皆可登入/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