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3 年 9 月 3 日
《一一》傳來楊德昌導演獲得坎城最佳導演捷報的時候,卻沒能在台正式上映,令我百思不解,至少從我童年時期開始,剛好趕上台灣新浪潮發展,以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得獎片是生活樂趣之一,《一一》過了很久以後才能在小型影展上目睹。
原本擔心描述家庭的劇情會不會很無聊?結果《一一》雖不減犀利卻輕鬆許多,完全是一道暖流,談生到死之間,在各種年齡階段會發生的各種情緒思維,不難在那枝微末節裡發現自己。
延續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之後發展的新台北三部曲,演員或多或少一脈相承,有那麼一點在看北野武的電影的感覺(默默的班底制?),不過探討台北都市的觀點影像,確實也是比較接近國外影評所說「台灣伍迪艾倫」。
《一一》極其貼近生活,沒特別有什麼黑道、名人、矯情偽善者,就是一般市井小民,個人猜測,不同的人看《一一》,必定有自己特別關注的角色、可能是自我投射、自我反射、也可能是周遭的哪個誰就是那個樣子。
走過人小鬼大不脫童言童語的年紀、也經歷少女迷惘似有或無的戀愛、然後就是擺脫不掉的中年危機和恐慌,常常遺憾著、可惜著過去,樂觀地認為如果再有一次機會自己會更好,事實卻是如《麻將》所言,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,所以NJ道出的人生體悟突破盲點:
「再活一次的話,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。結果還是差不多,沒什麼不同。只是突然覺得,再活一次的話,好像真的沒那個必要。」
到看完《一一》後才有感於,已說到俗濫無感的心靈雞湯金句「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角」一類的,在楊德昌的電影裡體現,例如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激進變態長達4小時的片長,重看時我還是不會啟用快轉、深怕錯過鏡頭裡出現的人物,那怕看似過場都有其用意,製片人同時也是導演/演員的陳希聖曾說「楊導演的電影裡沒有臨時演員」,我更進一步想說楊導演的電影裡沒有配角。
電影開場於婚禮結束於喪禮,時間撫慰著每個不圓滿,像是一個明亮的夏天,好像又多了一點生活的勇氣。
別於楊德昌導演過去給我冷靜殘酷的直白印象,就連看導戲的劇照都可以想像那氣場有多恐怖…,便開始好奇楊德昌導演繼《一一》之後的創作,然而等到的是2007年病逝於美國加州的死訊,未完之作則是動畫《追風》。
感傷帶著惆悵,這些年不時有一些紀念影展,年輕影迷貌似也在增長,研究楊德昌電影逐漸成為顯學?何其有幸曾處在同一個時代。
有評論說「美國女孩」有一點楊德昌的味道,導演阮鳳儀是90後的新銳導演,說來有趣,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和《一一》不約而同都找了個氣質特殊的亞裔美國女孩出演要角,阮鳳儀的成長背景好像楊德昌每回精心挑選的那個美國女孩,這次不演戲、當起導演了,對女孩演員總是比較溫柔的他,會怎麼看待這部作品?
( 題外話,《美國女孩》給我的感受沒那麼楊德昌,反而比較像張作驥的《暑假作業》)
我只覺得,我也老了。
「一一重構:楊德昌」回顧展
展覽由臺北市立美術館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共同主辦,王俊傑館長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孫松榮教授共同擔任策展人,歷經三年時間由團隊整理與研究楊德昌導演遺留下來各式手稿、文件與檔案,一方面透過七個轉化楊氏創作核心題旨的主題展間,體現這位臺灣導演獨樹一幟的美學精神;另一方面,則結合已故導演彌足珍貴的文物檔案,首次公布於眾。( 文字取自北美館官網 )
時間:2023 年 7 月 22 日(六)至 10 月 22 日(日)
地點:臺北市立美術館(週一休館),17:00後免費參觀
➡ 弦外之音∣楊德昌回顧展:北美館再見經典一一重構(A One and A Two: Edward Yang Retrospective)
∣ 延伸閱讀 ∣
➡ 楊德昌經典「新台北三部曲」之一:獨立時代(Edward Yang/A Confucian Confusion)
➡ 楊德昌經典「新台北三部曲」之二:麻將 (Edward Yang/Mahjong)
久候17年終於上映《一一》台灣官方正式預告
導演電影年表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- 1982年《光陰的故事》(In Our Time) 第二段『指望』(Desires/Expectation)
- 1983年《海灘的一天》(That Day, on the Beach) (與吳念真合作)
- 1985年《青梅竹馬》(Taipei Story)(與朱天文、侯孝賢合作)
- 1986年《恐怖份子》(Terrorizers)(與小野合作)
- 1991年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(A Brighter Summer Day) (與閻鴻亞合作)
- 1994年《獨立時代》(A Confucian Confusion)
- 1996年《麻將》(Mahjong)
- 2000年《一一》(Yi Yi / A One and A Two)
感謝閱覽!若您願意額外點讚鼓勵(至多5讚),那就真的太圓滿了~ 😉
∣ Google ∣ FB ∣ Twitter ∣ APPLE ID ∣ 皆可登入/註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