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4 年 8 月 22 日
被奉為公路電影重磅鉅作、猶如傳說的文溫德斯所執導的『巴黎德州』誕生於1984,耳聞有名卻也一直沒動力去翻山越嶺找來看,就這麼剛好2024在距離40年後以4K數位修復重新上映,導演溫文德斯還特地在開演前和所有影迷說了一段話。
公路電影(英語:road movie)
或稱為公路片,是一種將故事主題或背景設定在公路上的電影類型,劇中的主角往往是為了某些原因而展開一段旅程,劇情會隨著旅程進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內心世界。
先提一點無關的廢話
但引領我前往影院朝聖的理由卻是王建民和文班亞馬,一是2024中職明星賽王建民又傳奇般地登上投手丘,於是重溫了一次他2018年上映的紀錄片『後勁』,華裔導演陳惟揚當時就有提到受到『巴黎德州』影響,片中王建民隻身走在荒漠中的身影記憶猶新,瞭解彼時他的艱困奮鬥,不安的漂泊感油然而生,旅美生涯從不是只有風光的那一面。
二是因為崇拜了Tim Duncan的關係,逐步延伸成為馬刺球迷,跟著湊熱鬧看了2023年的NBA選秀,狀元郎文班亞馬來自法國,被位於德州的聖安東尼馬刺球隊選中,儼然有那麼一點『巴黎德州』之感,呼應了片中提到崔維斯父親總要幻想妻子其實是來自巴黎(?)
令人混淆的地名
單聽片名,總以為是個跨越2個城市的故事,好比早些年陳俊志導演的書籍『台北爸爸紐約媽媽』,後來才釐清在德州有的地方叫巴黎,當下以很不文青的方式理解,譬如總有人自稱三重劉德華、板橋郭雪芙那般。
據說其實在美國有超過20的地方叫巴黎,德州是其一。
仿佛朝聖新浪潮發源地
先說句大實話,我沒有像諸多老文青、小文青那般,以看『2024巴黎奧運開幕式』那般覺得炸裂好看,以致文思泉湧解構解讀諸多感動。
在這個以吸睛短影搶目光不具思考的影像時代,自己也怕將近三小時的緩慢步調會不會是一種考驗?結果還好,無論是睡意和尿意都沒有,反而在其中看到歷史的鑿痕,仿佛也看見現代化推進的台北(或說任何一個城市發展)的那份必然疏離與不可逆。
從一開始一望無際的沙漠,崔維斯一身破爛固執地行走著,就製造極大的懸念,他從何而來?他去向何處?猶如一個苦行僧折磨著肉身,想必精神上必定歷經故事。
其實在崔維斯終於找到冰櫃、亳不急待以手掌挖起冰塊往嘴裡塞,喀拉喀拉發出咬冰塊的聲響時,對我而言電影就結束了,他倒下昏厥的特寫是ending cut,其餘皆是倒敘與回憶。
網評一片美不勝收的色彩好評,我回想起的全是珍身著的桃紅色毛衣和美背,那是屬於巴黎德州的永恆,後座力十足的感嘆。
然而帶一點其他聯想
至於遺憾和傷痕累累,闡述家庭以及同樣有一位金髮前妻的電影,我個人比較有感的反而是『海邊的曼徹斯特』。 ( 好的,又是一個位於美國但在英國比較知名的地名 ) 或許救贖是一點一滴地恢復,也或者不會,也或者自我折磨是以不同形式逃離、流浪、爾後又前行。
再來是小男孩同樣去找消失在生活裡的媽媽,『菊次郎的夏天』顯得殘酷,小男孩的生母似乎連掛記的意思也沒有,然後那一趟救贖的卻是陪伴小男孩的廢柴大叔,後知後覺實際上大叔才是菊次郎,這是一個大叔的夏天。
公路電影的魅力
旅途真的具有魔幻力量,每一刻都是經歷,即便放眼看來也是日常,好比說崔維斯終於肯吃一些麥當勞、杭特不過是用公共電話打回家報平安,父子倆還商討了半天。
出走之後是獲得能量回歸,抑或是回不到常規端看個人生命軌跡,當心態與狀態已不可逆,勢必得轉身離去,再怎麼美都是往事。